热门信息
 
首页 > 地矿文化 > 美文光影
【端午记忆】粽香深处是吾乡
发布日期:2025-05-31 10:34:41  点击数:429  发布者:黑龙江省9888拉斯维加斯入口院3  作者:
  粽叶年年绿,龙舟岁岁竞,又是一年端午时。在记忆深处,端午节总是从厨房里飘出的粽香开始。清晨,母亲早已在厨房忙碌,泡好的江米盛在木盆里,青翠的粽叶在水中舒展,红枣、豆沙、葡萄干等馅料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我常常趴在桌边,看母亲灵巧的手指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江米和馅料,再用细绳捆扎成精巧的三角。那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包好的粽子被码进大铁锅,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随着水汽蒸腾,粽叶的清香渐渐弥漫整个屋子。我总忍不住一遍遍问:“妈,粽子好了吗?”母亲便笑着用筷子戳一戳:“再等等,让江米更糯些。”等待的过程总是格外漫长,但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热气裹挟着粽香扑面而来,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剥开墨绿的粽叶,晶莹的粽身泛着油光,咬一口,软糯香甜,是童年最美好的滋味。
  除了包粽子,挂艾草也是家里必不可少的仪式。父亲会在端午清晨去集市挑选最新鲜的艾草,回来扎成束,挂在门楣上。那特殊的草香,混合着初夏微热的风,构成了我对端午最独特的嗅觉记忆。母亲还会用彩线编成小网兜,装上艾叶、香料,做成香囊挂在我的衣襟上。她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疫,保佑我们平安健康。虽然不懂其中深意,但戴着香囊和小伙伴们炫耀,却是每年最得意的事。
  端午早上醒来时,母亲还会给我系上五彩绳。据说要在节后第一场雨时剪断扔进河里,这样疾病和厄运就会随水流走。我总舍不得剪断那漂亮的彩绳,常常偷偷留着,直到被母亲发现。晚饭后,全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父亲给我们讲屈原投江的故事。虽然听了很多遍,但每次听到屈原宁可投江也不愿同流合污时,心中还是会涌起一股敬意,励志自己也要如此光明磊落。星空下,蝉鸣阵阵,艾草的香气若有若无,那是记忆中最静谧美好的夜晚。
  如今离开家乡,双亲辞世经年,端午节的氛围也淡了许多。超市里随时能买到各种口味的粽子,门楣上不再挂艾草,也少了为电视里龙舟比赛呐喊加油的激情。但每到端午,我还是会想起儿时满屋的粽香,回忆起父母亲忙碌的身影,还是会怀念门口挂的几束艾草……现在我仍然会给自己的孩子系上五彩绳,讲讲端午的习俗,讲讲屈原的故事。这些简单的仪式,是我对童年、对父母、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粽香深处是吾乡,端午的民俗活动,承载着太多温暖的记忆。那粽叶的清香,艾草的特殊气息,电视里传来赛龙舟的鼓声,五彩绳的鲜艳,都是岁月馈赠给我们的珍宝。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传统节日,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温那些简单却美好的仪式,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将这份热爱一代代传递下去。





 
撰稿:刘宇亮
统筹:曹浏  审核:于长生  编辑:陈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