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首页 > 地矿文化 > 美文光影
熔炉--淖毛湖
发布日期:2011-02-25 14:59:12  点击数:4910  发布者:黑龙江省9888拉斯维加斯入口院1  作者:冀明政

 

    六月初,踏勘翻越东天山,向东穿越乃楞格尔草原、过盐湖、抵伊吾县。雪山脚下的伊吾县洁净的容貌,民族风味浓郁的园林式街道、庭院和公园;幽静、妩媚、映入我的眼帘。是那么匆忙、养眼、犹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抱入怀。这个1,8万人口,县辖面积高达2万多平方公里的边境县城以他的独特风貌,深深嵌入我的脑海。北出伊吾县,穿越70多公里的戈壁大漠,来到哈密地区、伊吾县东北角的大漠深处,东北与蒙古国接壤的伊吾县县辖淖毛湖镇。
    一股扑面刺肤的热浪把我从空调车中迎到淖毛湖这片炽热的土地上。一条街,一群肌肤被烈日染得红与黑的汉、哈萨克、蒙、维等民族百姓们,三三、两两的行走在空气中弥漫着被烤焦泥土味的闹市街道上。一个边境大漠中5000人的小镇,机构齐全,商铺林立,竟有小到网吧这样的服务场所,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种瓜的民工、地质工作者、煤田司机、石油汉子在烤焦的空气中吃着烧烤喝着冰啤,吵杂的嘴脸上流淌着止不住的热汗,那流的可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热”流。这里的“淖尔”(蒙语“湖”的意思)早已消失,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一个偌大的湖泊盆地,造就了这里夏季与吐鲁番一样炙热的高温。远古年前沉降湖底的地下水,今天在滴灌管中就像母亲乳汁一样滋润着饥饿干渴的大地,大地回报母亲养育的硕果---哈密瓜,就成为淖毛湖当地农业种植业唯一品种且重量级经济产品。据说,当年康熙帝吃过产自淖毛湖黄灿灿的甜瓜,心情特爽惊诧的问道:“此贡果来自何方啊”。左右忙应道:“哈密王所献”。康熙帝自言:“哈密瓜、哈、、、”。“哈密瓜”出自金口玉言,你说怎能不闻名天下呢。
    一个GBS,一张地形图,一箱矿泉水,一袋馕,一桶油。带点探险,带点冒险,带上激情,独自一人驾车驶入几十公里外边境区域、茫茫大漠天地一色黄的地质施工地踏勘。通过一整天对1、2、3、号工作区实地勘察,对下一步实地实施地质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1号工作区途径新疆也是全球三大天然胡杨林保护区之一(47万亩)。我对胡杨林的钟爱、崇拜近似于痴迷。源自于三个千年对生命的固执和执著,它那千姿百态的魅力赋予你世界上最丰富的想象而不能自拔;千百年烈日的亲肤、沙尘的洗礼、风雨和雪的沐浴,诠释着对生命的锤炼,每株都演绎成美妙绝伦梦幻般的雕塑,让世界上最优秀的雕塑家在你面前,都羞愧的自叹不如。纵深途遇一片大漠灌木丛,一只火狐狸追随我前行,驻车狐与我对视,它那迷茫的眼神,有些忧伤,直到我拿出相机留下火狐多张靓影,它才从我的视野中消失。对于能把火车吹翻铁轨之下的风,在新疆早已不是什么骇闻了。风也是这里一年的常客(每年有100多天6-9级大风),当地百姓讲这里最厉害的是飞沙走石的沙砾风,瞬间能把汽车的风挡击碎(有经验的司机,会把车头迎向风的正面),如果你中标,一场风的洗礼你的车子板金会还原铁皮色的躯壳。现在的风是淡季中的干热风,站在风中久了,肌肤会产生收缩的细纹,那是干热风把你的表皮水份的汲取。大自然在风的改造下会有很多的奇迹发生,你可以拾到一块可能是被万年风吹走一座山剩下的风砺玉,拿在手里沉沉的,那可是大自然亿万年风蚀雕琢得来的精华。2号工作区的近邻有一凄美的盐湖;炙热的天空一丝淡云,倒映在苍凉惨谈的盐湖中,似水中月、镜中花、转而即逝。我努力的在寻找盐湖的生命,终于看到了盐碱滩上有几株耐盐碱枯黄的灌木,它们在等待、等待不知何日雨的降临,重披绿的嫁衣。淖毛湖地区年均降雨量是11、5毫米,可蒸发量却是4378毫米,可想生命在这里变得异常的可贵与奢侈。弥漫着盐碱燥热的空气没有一丝水气,脚踝陷入盐碱滩的我欲亲抚眼前的湖水,致命的盐碱滩却让人望而却步。3号工作区里的戈壁滩地下或表面蕴藏或裸露数量可观的硅化木,你运气好的话可以拾到散落在戈壁表面上1、3亿年前的硅化木。有些玉化的硅化木,年轮依稀可辨;你是时间长河历史的见证、是对生命不朽的讴歌。惨不忍睹的盗挖坑,漂泊流离的硅化木,证明了人迹罕见的这里也是偷盗者的天堂,野蛮践踏文明在这蛮荒的戈壁演绎着凄人泪下的悲歌。
    1号工作区地势处于丘陵状,落差在几十米之间,偶尔可看到几株沙漠植物,壁虎是这里的主人。风蚀和日蚀使这里的地貌呈象变幻莫测的结构。地表由沙粒组合,山丘有裸露风化脆弱的砂砾岩。有些含粘土的沙粒开阔地,风的打磨形状各异;波浪、平川、孤丘、、、。工作区最佳工作时间是上午,中午(13点)以后,烈日下的高温可达40度以上,灼热的地表温度(50度-60度)远高于空中温度,人极易中暑,不适于野外工作。2号工作区处于较开阔丘陵大漠地貌,视野较开阔,有利于野外安全作业。3号工作区处于起伏重叠的丘陵山地,表面多以黑色砾石散落且较为尖利,野外作业对车辆轮胎的危害较大。落差较大的丘陵,视野受限,对作业人员中暑的救助极为不利。1、2、3、号工作区无饮用水源,需要带大量的饮用水。小组作业必须2人以上,做好中暑应急工作。作业区用车,应做好备胎的应急工作和油料的充足。进出工作区必须2辆以上的车辆同行,以备应急、互助、救援之需。处于戈壁深处的1、2、3号工作区,最远处离镇30-40公里,适合于在镇中租住,这样可省去帐篷等大物质的运输和拉水、发电等费用,有利于员工的身体调解和疾病的防治,利远大于弊。
    6月14日。一行人带着北国的朝气来到炽热的淖毛湖镇,次日10组员工,身着赤色的作业服,投入到火热的淖毛湖大漠地质普查工作中。炎热让员工们只能进入下半夜入睡,天蒙蒙亮的6点就要起床,迎着东方炫目的朝霞来到大漠深处的工区,中午1时左右火炉中的大漠、越野车载着员工回到镇中。天气一天天的加热,我们及时的增加防暑措施;不限量的糖水绿豆汤、饮用水,护目镜、防晒帽、赤色棉厚工作服和到上午10时左右必吃的2种防暑药,及时到位。野外作业车辆及时跟随员工左右,做到防患于未然。但炎热的天气一天天的加热,出现了连续多日40度以上的高温,25日淖毛湖气温高达44度、地表70多度的高温,导致当日当地种瓜民工多人中暑3人死亡的恶性事故的发生。究竟有多热,我与员工做一个实验;把一鸡蛋打入一小盆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放入烈日下的车辆中,半小时后取出,一个荷包蛋呈现在我们面前,荷包蛋滑嫩入口,天然烹制的荷包蛋,是我一生品尝食物最难忘最惬意的回忆。该项目是国大调项目,质量要求高,取一个岩屑样需要挖三个40公分的取样坑,风铸造了坚硬的沙砾层和岩屑层,烈日下每挖一个取样坑,都是用汗水和时间来浇铸,无形中比预测的工作量增加了两倍。挑拣沉积于岩屑样中结晶白色的盐碱壳,更让取样成为一种绣花似的细工夫,无形中又延长了原来的生产时间。多日的鏖战,炙热让我们的员工也出现了中暑的各例,炙热让我们这些北方汉子的脾气变得有些急躁。根据实际情况分队及时的调整了作息时间,调整伙食质量,并增加了整日休息日,根据市场实际雇佣民工价格及时调整民工工资,体现我们党倡导的和谐社会的宗旨。当我看到我们员工身着火红的作业服、火红的作业帽,点缀在无垠茫茫火热的大漠上,感触万千,敬上一言:“孤漠赤怀红顶天,沙啸炙热脚踏地”。淖毛湖炙热的阳光能剥掉我们脸上、身上的皮,但剥不掉我们地质人战天斗地的光荣传统;淖毛湖的风能吹黑你的脸颊、吹迷你的双眼,但吹不掉我们地质人坚强的斗志和我们心中崇高的志向。40多天苦与乐,我们出色的完成了生产任务,得到了合作甲方验收组极高的评价,并得到在全程生产期间质量检查全优的认证,对我们的日常生产资料记录有一个全新认同和极好的评价。我们的员工是第一次到炽热的淖毛湖工作,虽说没有骄人的成绩,但磨练了队伍,积累了特殊环境下的工作经验,打造了一个从火炉中锤炼的团队,为我们切入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新的环境,赢得了信誉和荣誉,为团队塑造一个金色的招牌。
    风在歌,空气在燃烧。炙热的风裹着沙粒敲打着淖毛湖蕴藏68亿吨煤炭古老的大地上,唤醒它为祖国贡献不尽的能源火花;风裹着激情掠过苍茫的大漠,敲打在石油工人火红的安全帽上,奏响一曲豪迈热情的敲打乐;风裹着青春漫过广袤的胡杨林,吹拂茫茫漠海中、勘探员工赤色的工服,裸露着坦荡赤热的胸怀;风裹着诗情驰过凄美不朽的盐湖,吟唱着火热的大漠情歌咏汇到当地经济大熔炉中。拿什么给你--热情的大漠,我们地质人要拾一把柴,投入熔炉燃烧的炉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