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首页 > 地矿文化 > 美文光影
孝道
发布日期:2024-01-12 10:47:29  点击数:2210  发布者:黑龙江省9888拉斯维加斯入口院3  作者:
  孝道,短短二字,却包含了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六方面内容,而“侍疾”是最考验人的。近日,我的母亲因病住院,对母亲半个月的日夜陪护,让我对孝道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同一个病房里,有着不同家庭的温情陪伴和辛酸无奈,有儿女远在繁华的大都市无暇回来探视的,也有夫妻恩爱,照顾有加,不需要身边的儿女操心的,更有儿子全程服侍只有半自理能力的老父亲,面对焦躁无礼的病人,默默忍受悉心呵护.....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就开始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视我们为生命的延续。父母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在这个社会生存,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幸福天空。父母人到老年,面临着行动迟缓、抵抗力下降等生理变化和认知功能下降、情绪敏感等心理变化,需要我们的照顾与精神上的关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孝才是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最真实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现如今的“孝道”又该如何定义呢?
  孝道,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现代社会与古代认同的孝道是有所不同的。古代的孝道是孝顺父母,孝则为以礼相待,尊敬父母,礼奉长辈,但更注重的是顺,顺则为顺应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古人更是以孝治天下,孝是一个家庭的根基,也是国的根基。古人孝顺父母的典范有很多,杨香的打虎救父、王祥的卧冰取鲤、董永的卖身葬父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出现,对孝又有了不同的理解和体现。人们会把父慈放在子孝之前,更注重两者的平等关系,和以身作则的重要。认为只有父母慈爱,孩子才会更加孝敬,而不是一味盲目的顺从。孝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是对父母抚育我们成人的感恩反馈。但却未必一定要“顺”,因为父母的话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否则,一味的听从,不叫“孝顺”叫“愚孝”。不顺可能只是一时,而孝却是一辈子。孝而不顺,也体现了现代年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明辨是非和超越封建迂腐的勇气。
  电视剧《人世间》,对孝的现代含义有了更新的诠释。剧中说:孝顺分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养口体是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养心智是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出息的孩子能让他们脸上增光,这也是现代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的最高追求。但我认为那解决不了父母年老时实际的问题,最长久的陪伴、最精心的照料才是父母年老时最需要的。
  现代的年轻人,很多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以及其他的生活因素,背井离乡,鲜有时间去关心照顾父母,陷入了工作与照顾父母的两难境地,分身乏术。如何去平衡工作与照顾父母成为了现代年轻人该去攻克的课题。孝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首先,沟通很重要,抽空给父母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了解下父母的身体状况,听一听他们每天的故事,给予父母精神上的陪伴;其次,在我们休假的时候带上父母一起旅旅游,哪怕只是回家陪父母吃几顿饭,即使短短的几天,都会让父母回味无穷,倍感欣慰。其实父母是非常容易满足的,他们更在乎的是我们可以开心的生活,我们的快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这也算是一种“养心智”吧!能在父母垂垂老矣、步履蹒跚的时候,奉在身旁、悉心照料,不恼怒、不嫌弃,至此,“养口体”也算圆满矣。
  在现代生活中,孝不仅是一个准则,更重要的是一种传承。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敬重与孝顺,更是关爱他人与关爱社会的一种表现。孝顺现在应该理解为,孝敬父母长辈,顺应天理善意,让孝道一代一代的顺下去。能成为家人是一种缘分,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自己人生最大的憾事。做好孝,才能谋划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撰稿:付红梅 编辑:陈东林
  统筹:阳   军 审核:于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