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首页 > 地矿文化 > 美文光影
新风小事
发布日期:2013-10-14 09:10:47  点击数:3330  发布者:黑龙江省9888拉斯维加斯入口院1  作者:马志超

 

    怀着向往与憧憬,我来到了地勘六院,开始了我的地质生活。工作的第一年,有幸被分到师兄刘向前的项目组——黑龙江省逊克县永续东沟M6项目组。报道后第二天便奔赴野外,投入地质工作第一线。
    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项目组驻地——新风林场。经过简单的了解,今年的项目是在翠宏山外围找矿,项目组共十一人,技术人员八人,工人两人,司机一人,其中有两位地质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高贺祥、王业权,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技术员徐端阳,李佳东。
    普查区位于逊克县,属小兴安岭地界,林区河流密布,沟塘丛生,上山必须穿雨靴。林区早晚温度低,昼夜温差极大,河流密布,空气潮湿,一方面注意防止中暑,另一方面又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经过简单的早饭大家就开始上山作业了。七月的林区密不透风,最高温度可达35℃,但是为了避免蚊虫的叮咬,以及避免被有刺的植物划伤,大家还是在工作服里面穿了衬衣衬裤。小兴安岭的树林原始程度很高,倒木丛生,十分难走。很多如刺五加一类植物茎上长满了刺,稍不留神,就会被扎到。大家在早晨出发准备了简单的午饭,馒头和咸菜,经过一天的工作,晚上五点左右才能到家。
    雨季林区降雨量骤增,道路泥泞难行,土桥被水冲塌,一个月连续二十几天的降雨,对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野外住宿条件以及办公条件是很艰苦的,租下来的房子,很多都漏雨,每当下雨的时候,便在地上接满了锅碗瓢盆,滴答滴答的声音到有点像交响乐,哈!
    业余时间,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高工,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三十多年的野外生活经验,钓鱼,摸蛤蟆,饭桌上经常能吃到城市里吃不到的野味儿,大家聚在一起,斟满一杯美酒,咬一口蛤蟆肉,美极了!
野外没有电视,也没有互联网,大家饭后就一起聚在收音机旁,一边听广播,一边杂侃天下。M6三个著名的节目“陈世杰的东工地鬼故事”,“高工的国内国际时事评论”,“高工版那些年没追上的女孩”,更是丰富了每日生活。
    经过三个月的野外生活,我渐渐地融入到了这个小集体里面。大家仿佛是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野外生活虽苦,但是我们却能苦中作乐,并且乐在其中。十月的小兴安岭已经飘起了雪花,气温早已零度以下,大家积极克服艰苦的条件,买柴禾,劈木头,生火取暖。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是光荣的,学以致用,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知识,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这便是我们工作的动力。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双手征服高峰。青山为伴,野兽为伍(摘自高工三十年前情书),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新风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