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不知如何提起了爸妈相亲的事,后来又说到他们因打架差点离婚……三妹对我说:“姐,真离婚了你肯定跟妈走吧!”“我谁也不跟,直接去孤儿院!”我侧躺在炕上手托脑袋笑嘻嘻地看着大家悠闲的调侃。“还孤儿院呢,你当时那么小知道啥是孤儿院吗?你当时懂啥呀!”妹妹不屑地反驳我。“你姐咋不懂事呢!”父亲又突然说到,然后若有所思的样子,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还沉浸在回忆当中。
父亲的神情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那时几岁呀?”“三岁。”父亲说。“嗳!才三岁啊!”两个妹妹坏笑着起哄。父亲急了,“那咋了!那年我生病在床,你姐趴在我床边,拿起她最爱吃的葡萄罐头,用一个小勺一口一口喂我,还对我说‘爸,你吃大的我吃小的’,然后真的一本正经地喂了我一个大的,自己挑个小的吃了……”父亲一边学着我当时认真的表情,一边笑着,我也笑着却不敢再看他的脸,我怕看到父亲眼里闪烁的泪光,更怕自己难以抑制的泪水被姐妹们看到……
原来,父亲一直都记得。事隔二十多年仍然还可以描述出当时的细节,而我却毫无印象。这让我想起人民大学金正焕教授在社交礼仪课上谈起自己父亲的事,和我相近的故事:他小时候很喜欢吃糖,但那个年代很穷糖很难吃到,好不容易得到几块就像宝贝一样留着不肯吃。那时年幼的他一直有个愿望——去天安门。有一天他的父亲终于帮他实现了的愿望,他说他当时兴奋地手舞足蹈,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掏出兜里不知“珍藏”了多久的糖块塞进父亲的嘴里“爸,吃糖!”他补充说,当时糖早已没了包装,泥呀草棍呀混在一起脏得不成样子,而父亲却不嫌脏还说那是他吃过的最甜的糖,说他的儿子长大了知道疼人了……而这些他也只是从他的父亲口中得知,同样的不曾记起过。
我想,天下的父亲应该都是一样的吧!默默的记得儿女给过的感动,多年以后有的父亲无意间说了出来,有的则继续藏于心底,默默记得,默默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