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首页 > 地矿文化 > 基层风采
不待扬鞭自奋蹄
发布日期:2010-12-17 08:34:18  点击数:3830  发布者:黑龙江省9888拉斯维加斯入口院1  作者:杨学东

 

不待扬鞭自奋蹄

——记地勘六院地质找矿先进个人何财

 

    何财同志自1980年从长春地质学校毕业,就在地勘六院长期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现已在默默野外工作30年。30年光阴光阴似剑,当年风华正貌的他,现在已是鬓角泛起了白花,但他至今仍奋战在野外生产第一线。何财同志在三十年的野外工作生涯中,总结出一整套技术找矿的成功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并担任技术负责十余年,参与、主持或独立完成固体矿产勘探、地球化学勘查、砂金矿勘探、工程地质勘查等项目的设计、施工及报告编写六十余份。地勘六院建院五十年来完成的十大金属矿产地,何财同志独立完成的《铁力市二股铁多金属矿床响水河矿段详查》项目和《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1号磁铁矿体勘探》项目位于其中。参与完成的《黑龙江省宝清县兰棒山—兰花顶子一带金、多金属矿产预查》项目获2004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找矿成果二等奖。

    1990年,当时我省对砂金勘探正处于高潮时期,在野外地质一线“摸爬滚打”了近十年的他,已成为一名技术负责人,对砂金勘探野外地质工作非常了解,深知砂金勘探的工作环境很艰苦,但是,抱着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和一棵为国家找矿的热心,投入到了《黑龙江省嘉荫县南沟大川砂金矿勘探》的项目中,为国家找到砂金资源储量1.8吨。

    2000年,承担了《黑龙江省铁力市二股铁多金属矿床响水河矿段的详查》项目,野外踏勘和出队时正处于7、8月份的雨季,到矿区要通过依吉密河,由于没有桥,河水小时还能淌过,水大时水深到腰。为了抢工期,他带领技术人员,不顾水深浪急和水凉刺骨,手牵手依靠一条钢索艰难地淌过了河。到了矿区的居住地也是异常的潮湿,所有的人都患上了湿疹,但是他带领技术人员克服一切困难,于2001年的7月顺利的完成了野外施工任务,经有关部门的野外验收获得好评,转入室内报告编写。提交332+333资源量:铅2万吨、锌18万吨、硫化铁矿石量400万吨。

    2002年,地勘六院承担了《黑龙江省伊春市富饶—乌伊岭一带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项目,也是当时六院的重点项目。当时何财同志的年龄接近50岁,象这种地质工作,一般都需要年龄小些的技术人员,但是他想的是做为一名技术负责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考虑自己的自身因素,也毅然的加入到承担这个项目的队伍中。作为该项目的地质技术负责,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早出晚归采取水系样品,由于道路不能行走汽车,每天都要步行40多公里。该项目完成后提交普查地二处。

    2003年,在《黑龙江省宝清县兰棒山—兰花顶子一带金、多金属矿预查》项目担任技术负责,在项目负责的领导下,坚持抓质量管理,认真检查采样质量,采样记录是否规范,地质路线抽检等。该项目获得2004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找矿成果二等奖。提供普查地二处。

    2005年,何财承担《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1号矿体勘探》项目,该项目是我院及省的重点项目。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为了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使地质编录质量更好,亲自参加编录的具体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由于此项目的工程是坑道工程常年施工,施工单位为争取进度,节假日不休息,他带领技术人员也没有节假日的在野外一线工作。坑道工程危险性大,他带领技术人员克服恐惧心理,奋战2年半圆满完成野外的工作,野外验收获得91分的优秀成绩。勘探地质报告在短短的6个月内编写完成,并在省、部两级会审获得通过。

    何财同志的工作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多次被评为六院先进工作者,荣获省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感召力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用自己对工作的忠诚和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书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不待扬鞭自奋蹄,何财同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为实现六院的美好明天而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