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项目组的女兵
——记物探项目组女技术员张庆
北方的冬季滴水成冰,寒冷的西北风夹杂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飘飘洒洒一片银白的世界。在鹤岗新华煤炭项目施工现场我遇见了物探项目组正在测井的技术员——张庆。
张庆,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9年10月,这个在内蒙古长大的80后小女孩,告别了4年的大学校园、告别了挚爱的父母双亲,来到地勘六院,分配到物探项目组工作。带着对地质工作的无限憧憬、对地质工作者的敬佩和对从事地质野外工作的满腔热情,她走进了地质队员的行列。
白雪皑皑,一座座由红色塔衣包裹着的钻塔,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中;一眼望去是那样的鲜艳夺目。来到钻塔前,方知这个钻孔正在进行测井。当我们钻进测井简易帐篷时,我看见张庆一只手缩在袖筒里,另一只手紧握着手电筒,双脚在雪地上交替的跺着,但眼睛一直盯着电脑屏幕,她似乎根本没注意我的到来,黑蒙蒙的帐篷中电脑发出的光照在这张年轻稚气的女孩子脸上。当我走到她的身边,她才对我笑了笑。我说:不知道你们的工作环境这么艰苦。她只说了句:不苦,就是太冷!
初到物探项目组,所有工作对她来说都不知该从何下手,学校学到的知识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物探电法、磁法、测井等工作的操作规程和室内资料的整理工作,项目组的每一位同事都是她学习的老师,她虚心向大家求教,闲暇时她把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一一记录成笔记,刻苦专业业务知识。她说:我非常珍惜与大家每一次去野外工作的机会,只有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才能深化对物探专业理论的理解,积累更多的野外实践经验,作为物探项目组中仅有的二名女队员之一,能在和谐的集体中工作和生活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因此,我一定要在物探岗位做出好的成绩,回报大家,实现自己的价值。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半年的学习,她的业务能力得到很快的提升,她开始与项目组的男同事一起到野外做物探磁法、电法工作。因为是女孩子,大家对她格外的照顾她;可她总是抢着和男同事一起干,遇到工作区域面积大时,他们在野外一住就是一个月左右,每天和项目组的男同事一起,往返于工作区和临时驻地。白天和大家在外面跑路线,她自己看守的仪器旁,空旷的田野、茂密的深林,她有时真的觉得好怕!但她还是耐住了寂寞,忍住了蚊虫的叮咬;晚上收工回来不管多累,她都会坚持把白天的数据整理出来。她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她没有抱怨过工作的艰辛、生活的困苦,在她的脸上有的永远是开心的笑容;她从不羡慕城市女孩子的花前月下,从不留恋城市女孩子身穿花裙子的美丽;一身军绿色的工作服,是张庆野外工作的戎装。
2010年,院承揽三个煤田勘查项目,几十个钻孔需要进行物探测井。项目组只要接到终孔电话,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时间,她就会和物探队的同事立即奔赴现场。测井作业中途不能停,属一气呵成。一旦遇到钻孔深就要通宵达旦,睡觉和吃饭就身不由己了。雨天是满身的泥水、夏天的灼热的太阳、冬季是刺骨的寒风;每完成一次测井工作,大家都是蓬头垢面、满目憔悴、一身泥土。
就是这样的工作,她从没有一点退缩和一句怨言。张庆凭借肯吃苦、肯钻研的劲头,积累了大量的野外工作经验,使她很快成为能独挡一面的物探测井技术员;她的工作得到部门领导的认可。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身为女孩子,每次野外物探工作对她都是一次挑战,生活上的不便,工作上的艰辛,都没有吓倒这个80后小姑娘。张庆说:是六院为我搭建了实现自我的舞台,我会努力工作,虚心向大家学习,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