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日子里的特别参观
黑龙江省地勘六院组织党员参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侧记
按照惯例,佳木斯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每周一闭馆。
可今年8月15日,周一,却没有闭馆,而是照常开馆。因为71年前的今天,走过十四年漫漫黑暗长夜,四万万中国人企盼已久的黎明终于到来。这一天,日本天皇以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记住历史,记住1945年8月15日,参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是最直观、最生动的历史课堂。
早上八点五十分,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四十多名共产党员身穿院服,佩戴党徽来到这里,作为第一批参观者来到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进行参观。
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的展品有10000多件日军侵华罪证。“秘秘步三旅乙第169号”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备战密令、“北大营附近‘支那’铁道爆破攻击行动独立守备步兵第二大队战斗经过要图”、满铁总裁内田康穿过的特制和服、冈村宁次写给河野悦次郎的信、从甲午海战到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发行的从军纪章,日本侵略者在佳木斯修建的忠灵塔模型、日本投降时署有冈村宁次亲笔签名及47支驻华部队司令官联合签名的日本国旗……70岁的宋金和馆长亲自为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的党员们讲解。
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党委书记丁振春说:“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参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对党员进行爱国、爱党教育有三种考虑:让党员了解中华民族被日本侵略者践踏十四年的屈辱史及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战史,了解无数先烈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流血牺牲的光辉事迹;同时也是丰富‘两学一做’载体,活化学习形式,强化学习效果,使党性教育学习向纵深推进的一种具体做法;通过参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这个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激发大家争做优秀党员,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件件、一枚枚、一本本、一幅幅……它们是日军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那段血泪史的见证。
35岁的张振海在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做测绘工作,长年在野外作业,这次是他第二次走进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他说:“每次来到这里,都会在心底掀起万丈波澜,第一次看到侵略者屠杀中国人,用火车运送人头的照片真是触目惊心,这次仔细聆听了宋金和馆长讲解了《满洲地质矿产分布图》,才知道在七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就通过大量的勘察工作绘制这张图,为他们日后的侵略做准备。现在我们国家对地质勘察工作非常重视,作为一名地质测绘人员,我很自豪,今后我会在工作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国家找到更多的资源。”
54岁的测试高级工程师孙晓林参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后说:“很受教育,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牢记落后就会挨打……”
一件件侵华罪证带着参观者走进日军侵华史,发自内心的触动、惊讶、震撼。正如我院党员参观后所言:“从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走出来,使命感、责任感、力量感就会充满全身……”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成为人们了解日军侵华史最生动的课堂。
参观结束了,人们的心情却无法平静。走出陈列馆,一个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院长李绍铜、党委书记丁振春参观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