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踏雪披霜找矿忙
——省地勘六院“三年地质专项”冬季施工侧记
发布日期:2015-11-13 15:18:43  点击数:2544  发布者:黑龙江省9888拉斯维加斯入口院2  作者:杨学东

 ——省地勘六院“三年地质专项”冬季施工侧记   

     11月中旬,龙江大地已是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在依兰县境内的东华林场和烟筒山林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踏雪披霜在野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着“三年地质专项”工作紧张施工,他们用火一样的热情驱散寒冷,用行动诠释着地质人的“三光荣”精神。

     抢工期争分夺秒,提效率群策群力
黑龙江省1:5万东华林场、三号坝、三站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是三年地质专项项目,由于项目下达较晚,野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项目负责吴佳斌积极组织大家做好准备工作,在全院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项目组于94日出队,95日他就带领全体技术人员开始进行GPS校正,为了抢时间在校正后当天就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样品采集工作。
11.jpg
职工们每天早上
6点起床,7点就坐上战旗车向工作区驶去,由于工作区距驻地较远,他们都是将午饭背在身上,饿了就吃上一口冻凉了的麻花或糖饼,渴了就喝上自带的开水。他们凭着对工作的热情一直坚持在野外的一线。跑水系需要好的身体,大家每天都要在茂密的森林里走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工作服都被树杈刮破了。当院长李绍铜来到项目组慰问时了解到情况时,特批每人两套工作服。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每天上山前大家都穿上棉衣棉服,别说干活就是在山间走路都十分困难,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依旧坚持在野外工作的第一线。
两个月时间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完成了水系样品工作的80%
 
项目组的工作区地势复杂,总体上西高东低。西部地势陡峭,林木茂密,树藤遍布,走起路来特别费劲。东部地势复杂,多呈鸡爪沟状展布,部分地段采样困难,特别22.jpg是有的沟谷较明显,但塔头十分发育,按以往的采样方法,用铁锹挖坑采取大样,采起样来非常困难,并消耗大量的体力,每个样品的采样时间大约得用1个多小时,使采样效率降低了很多,并且采样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在困难目前,项目组成员没有退缩,他们群策群力,在保质量,提效益的前提下,大家集思广益,通过与兄弟单位相互交流,自制了旋转取样器,在塔头和地势平缓地带取样,大大缩短了取样时间,提高了采样效率,并且保障了采样质量。
把安全放在首位抓质量一丝不苟
黑龙江省1:5万苏联屯、东辉、东升、烟筒山林场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坐落在烟筒山风景区,可项目组的同志们却无暇浏览美景,在他们心中,完成三年地质专项工作任务就是最美的风景。
 
由于地处林场及风景区,这里的安全防火要求更高。项目组负责人张成军时刻把安全生产和野外防火放在首位。他们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组织培训,强化项目组成员的安全防火知识,让大家把安全防火常记心中。每天早上都嘱咐带组人员安全第一,并成立安全防火小组,坚持上山不带火,野外不吸烟。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组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隐患,受到林区和当地安全生产部门的好评。
为保证采样质量,张成军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在开工前,他组织项目组同志进行技术培训,让大家明确水系沉积物样品的采样位置和采样介质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其次是加强自互检和项目检,项目组设专职质检组,对已完成的样品及时进行实地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开会,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杜绝质量发生,对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及时进行了补采;在采样监控方面,项目组引进执法记录仪对采样进行全程监控,这样不仅采样质量大大提高,同时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影像资料。有一次,张成军发现项目组有人没有按照规程取样,他马上组织带组人员进行返工。“我们不能为了抢进度,而丢了质量。”“质量就是地质工作的生命”张成军他时时提醒并严格要求大家,决不能出现质量事故。44.jpg
立冬过后,当地的河流已经封冻,两个项目组的水系采样工作已经无法进行,目前,项目组已转入1:5万填图阶段。职工们表示:要抢抓时间,克服困难,扩大地质填图面积,为完成“三年地质专项”任务竭尽全力,多做贡献。